时间:2022-10-18 23:51:54 | 浏览:1250
2019-02-15 06:30 | 浙江新闻客户端 | 记者 朱银燕 郑培庚 通讯员 茹拥政
编者按:浙报集团绍兴分社联合绍兴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在浙江新闻客户端绍兴频道推出新春走基层特别策划——“古城绍兴•欢乐春节”栏目,每天推送一则精品视频和图文稿件,延续至元宵节。记者深入绍兴各大名胜景点和文化村落,寻找传统的民俗年味,探访独特的古迹风光,展现绍兴文旅融合的创新成果,为大家送上一场喜庆红火的视觉盛宴,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今天推出第十三篇,在黄酒中寻找年味。
当时间从尘埃中撤离,回归到绍兴的酒坛中,穿过一冬的寂寞,只待春回大地。今年65岁的谢守贤,家中三代酿酒,春节前,他正在古越龙山的作坊进行春榨,并封坛。
一大勺一大勺的黄酒从酒缸中舀出,倒入桶中进行高温蒸煮,热气腾腾的酒香,给黄酒作坊增添了一丝暖意。谢师傅将蒸煮好的黄酒倒入一个个坛中,用粽叶包扎好,在太阳底下进行最后一个步骤:封坛。
将泥倒入模具,成型后印上绍兴的绍字。“新酒很冲,这些酒将在酒窖放上三五年,开坛后便是温润的绍兴黄酒。”从酿酒到蒸煮,谢师傅对每一个流程都无比熟悉。
黄酒博物馆另一边,20几名阳明小学都学生正在进行寒假实践。从制作酒曲的辣蓼草到冬酿,每一个制作黄酒的步骤都看得十分仔细。“这些是有关黄酒的习俗,还有一些是绍兴的名人。如果有一天,你们去北京上大学,可以很自豪地说,蔡元培是我们绍兴人。”讲解员正在耐心讲解。
这是一场新旧之间的传承。
终于,他们和谢师傅在黄酒作坊门口相遇。“爷爷这是在封坛,这也是我们绍兴黄酒的最后一个步骤。”
有位学生家长告诉记者,年味渐逝,想让孩子在年前来这里感受年味,也是让他们了解绍兴黄酒,这是祖宗留下来的好东西,更是绍兴人骄傲,这是不能丢弃的文化。
“汲取门前鉴湖水,酿得绍酒万里香。”一碗绍兴黄酒不仅仅是一个烟雨江南梦,于水乡百姓而言,它是不变的乡愁。
黄酒,是过年时的思念。
绍兴黄酒,在绍兴,家家户户都有,在水乡长大的孩子,也都会喝点黄酒。
每到过年的几天,家中长辈都会去购买年货,而这个年货,一定包括绍兴黄酒。记忆中,每到年末,奶奶都会摆上一桌进行新年“祝福“。几个荤菜、几个素菜,还有一壶用铝壶盛的黄酒。
斟上黄酒,祭祀才算开始。这是生者对逝者的思念。家乡的酒,醇厚芬芳,魂兮方能归来。
黄酒,是过年时的团圆。
在外漂泊一年,洗去一身风尘,回家坐下来吃个团圆饭。温一壶黄酒,于觥筹交错间送上一年的祝福。也在黄酒的甘甜中,回味过去的旧时光。
来来回回的人,纷纷扰扰的事,这些年,不变的,还是年夜饭上的那一碗黄酒。
黄酒,是过年时的期盼。
过了除夕就是年,正月里走亲访友是必然的。拎上黄酒,送上对亲朋好友最真挚的祝福,这是期盼,亦是回味。
谢守贤说,绍兴人这一辈子都离不开黄酒。平时炒菜时需要黄酒,小孩出生需要黄酒,男孩是状元红,女孩是女儿红。新房上梁要喝黄酒,过年更是要喝酒。“我和黄酒打了一辈子交道,过年了,我自己也喜欢喝喝黄酒。”
现如今,黄酒已经不满足原先的模式。
日前,绍兴鉴湖旁,一个现代化的黄酒酿造基地正拔地而起,年产4万千升黄酒酿造生产线建成投产,年产10万千升黄酒后熟包装物流自动生产线项目工程正式竣工。在这两条生产线旁的建设工地上,会稽山绍兴酒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黄酒产业基地黄酒搬迁集聚项目正在加速建设,规划到2020年,将建成拥有年产20万千升黄酒酿造生产线和年产20万千升黄酒后熟包装物流自动生产线的现代化酿酒与灌装生产基地。
值得期待的是,古越龙山黄酒产业园区二期项目,计划用3至5年时间,打造成集黄酒生产中心、黄酒检测中心、黄酒物流中心、黄酒研发中心、黄酒培训中心为一体的独具江南水乡风格的生态产业园区,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实现清洁生产、智慧酿造、集约发展,确保环保与食品安全,成为经典工业旅游目的地企业。届时,整个产业园区原酒产能和瓶酒灌装能力得到大幅提升,成为全球最大最先进的黄酒产业园区,为打造世界黄酒之都提供有力支撑。
作为绍兴乃至整个浙江文化的“金名片”,中国黄酒产业基地黄酒搬迁集聚项目不仅致力于提升黄酒产业的经济效益,而且十分注重对绍兴黄酒文化的塑造和传播。建设工地旁的绍兴黄酒小镇已开门迎客,而与之配套的黄酒博物馆、黄酒研究院也将在今年底完工。整个项目建成后,中国黄酒产业基地将成为一个集工业、旅游、观光于一体的工业旅游景点。
过年了,或许你可以去黄酒小镇和黄酒博物馆转转,聆听下黄酒的呓语,感受下古城下涌动的温度。
1.那年的绍兴黄酒,这一年的武汉怀旧 前些年,去绍兴玩,小桥流水人家,户户都会做梅干菜,搞不懂哪里好吃的苋菜梗子,喜欢喝一杯陈年的女儿红或者古越龙山,像鲁迅这样刀子嘴的人,居然出生在江南的女儿乡,处处都是酒旗招展,美酒飘香。 这样的安逸小城
2019-02-15 06:30 | 浙江新闻客户端 | 记者 朱银燕 郑培庚 通讯员 茹拥政编者按:浙报集团绍兴分社联合绍兴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在浙江新闻客户端绍兴频道推出新春走基层特别策划——“古城绍兴•欢乐春节”栏目,每天推送一则精品视
在白酒领域,或许喝上个几年就能成为一位懂点酒的行家,但在黄酒圈子里,几乎没什么人懂黄酒,更不知道如何挑选一款适合自己的黄酒,虽说自改革开放以来,黄酒市场就不断被白酒市场占领,但近几年健康养生概念深入人心,黄酒市场得到发展的机会,该说不说,还
中秋刚过,我的小心思已经被“秋”牢牢勾住了。秋风起,蟹脚痒,全国各地的饭桌上,红彤彤黄澄澄的蟹即将成为主角,在和这些“铁甲将军”做斗争时,一杯好的黄酒更是必不可少。在我小时候的印象里,喝黄酒的往往是叔叔爷爷辈,一小碗黄酒,既过了酒瘾,又驱寒
说到黄酒,哪怕是不喝酒的朋友都最先想到绍兴黄酒,毕竟是黄酒核心产区,酒质自然没话说,但只知道个绍兴那就太落伍了,黄酒其实在全国各都有分布,并且酒质口感都很不错,不过全国各地总有那马几个突出的黄酒,其酒质口感完全不输绍兴黄酒,价格还不到一半,
7月22日上午,位于绍兴越城区新建路上的会稽山兰亭黄酒品鉴馆举行了开业剪彩仪式。这是会稽山绍兴酒股份有限公司在全国开出的第34家高端黄酒品鉴馆,为其推进高端黄酒全国化布局,进一步擦亮绍兴黄酒这张“金名片”按下了“加速键”。“黄酒难出江浙沪”
中国是黄酒的故乡,黄酒的生产和销售一直是中国酿酒业产销的重要部分。著名的有福建沉缸酒、山东即墨老酒、江苏无锡汇泉酒、福建老酒、丹阳封缸酒、苏州醇香酒等等。这些黄酒各有特色,都是优质酒。但是能够代表中国黄酒总的特色的,却是绍兴酒。据统计,全国
黄酒是中国独有的酒类,距今已有三千年的历史,《三国演义》中的著名场景青梅煮酒论英雄喝的便是黄酒,武松当年喝的三碗不过岗也是黄酒,《红楼梦》里提到最多的也是黄酒,中国古代但凡提到酒事,喝的酒几乎都是黄酒。随着时代的变迁,白酒逐渐代替黄酒成为了
作者:李虓天气渐寒,黄酒业逐渐热闹起来,11月初,2021中国国际黄酒产业博览会暨第27届绍兴黄酒节盛大开幕,作为一年一度的黄酒产业大展,虽然疫情使然,但数十家知名黄酒企业参展仍旧到场,为黄酒爱好者、黄酒酒商呈上一席黄酒风味大赏。笔者观察到
长江君:野生鱼滑溜胆小,平常往往深藏水底,而近日在浙江绍兴,却因为上游大型黄酒仓库发生火灾,巨量黄酒流入下游的鉴湖流域,后续数天内,整个湖区无数的野生鱼纷纷“酔翻”漂在水面,用手就能轻松捞起......01到处都是喜悦的人群从当地居民拍
密布的河网、或平或拱的石桥、乌篷的小艇、白墙灰顶的房屋,在湿润中、在烟雨里,总是若隐若现,或清晰、或迷朦…… 每年立冬之日就是绍兴传统黄酒节的开幕之时,也是酒乡冬酿的开始,绍兴到处演绎着江南的古朴风情。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酒种之一,黄酒具有深
近日,网传浙江省绍兴市会稽山黄酒厂起火后黄酒流入鉴湖,鱼儿全部醉倒。视频中,许多鱼儿浮在水面上静止,有部分鱼儿游动缓慢。评论区有网友评论“壮观”“喝醉的鱼”,还有网友发布类似视频称,“这几天鱼儿喝醉酒都浮起来啦!大家都在抓鱼。”11月25日
说到浙江这个地方,不知道各位酒友的脑海里会不会有当年极其火爆的那首歌响起:“浙江温州,浙江温州,江南皮革厂倒闭了!”当然,今天的主角酒就是来自浙江,但详细地点是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绍兴”,有“酒乡”之称。在现在白酒当道的社会里,浙江绍兴生
黄酒作为中国特有的一种酒类江浙地区尤其忠实的消费群体黄酒有其久远的文化脉络受地域性影响也比较大-如何让老酒焕生机更符合当下主流消费群体的口味是摆在很多酒企品牌面前的一道难题-下面欣赏一下老而新的黄酒品牌视觉设计-把中国传统的黄酒文化走上国际
新民晚报讯 (记者 唐闻宜)千年古越一座城,世界荣耀一壶酒。今天上午,由中国酒业协会、绍兴市人民政府主办的“2020中国国际黄酒产业博览会暨第26届绍兴黄酒节”在绍兴市奥体中心会展馆举行。图说:2020中国国际黄酒产业博览会暨第26届绍兴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