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8 14:16:55 | 浏览:1864
东经111°,北纬36°。
这里是临汾,古称平阳,因地处汾水之滨而得名,“东临雷霍,西控河汾,南通秦蜀,北达幽并”,扼守地理之要冲,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5000年前的帝尧文明肇始于此,它是华夏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和黄河文明的摇篮,素有“华夏第一都”之称。
世上风云变幻,时光穿越千年。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历史由此掀开了崭新篇章——
70年筚路蓝缕,70年披荆斩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新中国经历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光辉历程,实现了中华民族由近代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
70年来,临汾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始终与新中国同呼吸、与时代共发展,各项事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
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不足1亿元发展到2018年的144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由72元增长到3.2万元,财政总收入由900万元增长到258.3亿元,三产结构从74.9∶3.5∶21.6优化为6.5∶45.9∶47.6……
临汾经济建设实现了由百废待兴到百业俱兴的历史巨变,人民生活实现了由极度贫穷到小康富裕的历史巨变,生态环境实现了由荒芜脆弱到山川锦绣的历史巨变,整体形象实现了由保守封闭到改革开放的历史巨变。
进入21世纪后,临汾市科学构建城市发展思路,城市建设全面提速,基础设施日趋完善,产业结构调整加快,项目建设高效推进,进入了临汾发展历程中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群众获得实惠最多的关键期,由此开启了一个全新的城市文明时代。高楼广厦遍布城区,绿地广场萦绕街心;汾河岸畔游人如织,星级公厕匠心独具;高速高铁或是飞机,出行方式更多元化;居民收入步步提高,腰包渐鼓底气更足……
当时间定格于2019年,这一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临汾市委、市政府在党的坚强领导下,脱贫攻坚如火如荼、道路整治大干快上、靓城提质深得民心,铺开了一幅新时代恢弘壮阔的魅力画卷!
脱贫攻坚 攻城拔寨
脱贫攻坚工作是当前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也是第一民生工程。山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临汾市委书记岳普煜在今年2月13日召开的全市脱贫攻坚工作会议上指出,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内容。临汾各级各部门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和行动自觉,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的大政方针上来,统一到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切实增强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咬定目标,一鼓作气,奋勇争先,确保全市脱贫攻坚任务决战决胜、如期完成,确保脱贫攻坚成果经得起历史和实践的检验。
临汾市是我省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经过近几年的艰苦努力,脱贫攻坚成效显著。2017年,吉县、乡宁、安泽3个贫困县脱贫摘帽;2018年,隰县、蒲县、古县、浮山4个贫困县进入脱贫摘帽程序;今年,永和、大宁、汾西3个贫困县脱贫工作也已经进入尾声。
在今年进行的摘帽工作中,针对永和县现状,临汾市委特地成立了打赢打好永和脱贫攻坚战领导组,从市级层面加大永和脱贫攻坚工作推进力度。永和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全省10个深度贫困县之一,贫困发生率高、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纵使这样,临汾市尽锐出战,攻坚拔寨,创新机制,提升成色,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实质性突破。
道路整治 重塑规则
道路交通环境是城市社会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平安畅通出行是事关群众利益的民生问题。为治理市区交通拥堵、出行难、停车难等“城市病”,畅通市区道路交通环境,以良好的城市道路环境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自今年7月11日开始,临汾开展了为期五个月的城市道路整治。规范城市道路管理,健全道路功能;畅通城市道路,实现路网优化;规范市容市貌,打造整洁的城市道路;规范客运市场管理,推动绿色交通优先发展;强化市场监管,消除交通安全隐患;疏散人流集中场所,建立交通安全教育长效机制;开展弱势群体的救助工作,规范地域名称建设;打造示范街区,严格标准治理道路交通……临汾从各方面紧抓落实不放。现在整治已经接近尾声,交通秩序明显好转,群众的满意度也不断提升。
一座好的城市是“管”出来的。临汾市委副书记、市长董一兵在活动开展过程中,经常走上街头,查看市区部分路段车辆乱停乱放情况,劝导违章停车的驾驶员将车辆停放至规划泊位。他还对市区道路两侧的工程施工管理工作提出要求,指出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规范设置施工隔离围挡,严厉打击各种非法占道施工行为,决不能因施工影响道路正常通行。
没错,城市运行“三分建、七分管”,市区交通综合整治要坚持建设和管理相结合。要与管理相匹配,就必须要提高管理水平,“疏堵结合”,用市场化手段推进街道停车管理、公共停车位建设工作。还要综合组织公交、出租和公共自行车等要素,提升公共交通的利用率。最重要的是,要通过加大宣传力度,直面矛盾、直面问题、直面工作,让专家学者、管理部门和市民现身说法,赢得绝大多数群众对整治工作的理解、支持和参与,营造充满正能量的工作氛围,确保交通综合整治达到预期目标。
靓城提质 华丽变身
创建省级文明城市,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际行动,是提升城市综合实力的迫切需要。为进一步改善城市面貌,提升城市形象,加快创建省级文明城市步伐,临汾市自9月29日开始,在市区深入开展靓城提质“三大行动”,并成立了领导组。10月10日,市区靓城提质“三大行动”领导小组召开了第一次会议,并进入集中整治阶段。
广告下墙,管线入地,清理“蜘蛛网”、违章建筑拆除……他们昼夜兼程、绝不手软!眼看着一项一项被归位,城市品质得到了提升,攻坚战看到了胜利的曙光!当然,他们做得还远远不止这些,路长上任、志愿者爱心协助,抢时间、赶工期,城市面貌更美、更靓了!
临汾市委副书记、市长董一兵也对此非常关注,开会时反复强调,让市区靓城提质“三大行动”领导组各成员单位要坚定必胜信心,勇于直面矛盾,敢于动真碰硬,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依法依规、强力推进,做到坚守阵地、寸步不让。要加快进度,按照《临汾市区靓城提质“三大行动”实施方案》的时间节点和任务安排,主动担当作为,加快推动落实。要形成合力,牢固树立“一盘棋”的思想,加强分工协作,密切协调配合,不能有消极和抵触情绪,切实做到统一步调,形成有战斗力的“拳头”。要建立长效机制,充分发动群众,走好群众路线,真正把群众组织起来、动员起来,形成人民城市人民建、建好城市为人民的良好机制;强化舆论监督,利用新老媒体的紧密结合,形成广泛的社会监督,营造开展“三大行动”的浓厚氛围,持续改善城市风貌、提升城市品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同一个太阳照着城市的高楼,从不曾避过一户百姓的陋屋。对于2019年的临汾而言,脱贫攻坚让百姓腰包鼓起来,道路整治让市民出行畅起来,靓城提质让城市面貌美起来……这是市委市政府掷地有声的承诺,也是400万临汾人民众望所归的福祉。
70年栉风沐雨,70载春华秋实。展望新时代,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伟大梦想正在一步步接近现实;阔步新时代,一座名为“临汾”的城市正快马加鞭地追赶着,华美蜕变,未来可期!
本报记者 张文华
本报讯 2月23日,临汾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选举袁振旭为临汾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2月23日,临汾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选举李云峰为临汾市人民政府市长;2月22日,政协第五届临汾市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选举郝忠祥为
曾经的平阳古城鸟瞰图前天,临汾出了一件大新闻,尧都区人民政府与伟光汇通文化旅游投资集团、山西华翔恒泰置业有限公司签订“平阳古城项目战略协议”。也就是说,临汾将修建一座“平阳古城”。曾经平阳古城的鼓楼听到这个消息后,笔者为之而感动,千年的文化
近日,山西省临汾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对李某虎、谢某、郭某怀、郭某斗等17人非法采矿,非法买卖、运输、储存爆炸物案作出二审判决,维持原审定罪量刑,李某虎等17人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一年至一年一个月,并处罚金刑十万元至三千元不等,对被告人作案工具
临汾是山西省下辖地级市,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有“华夏第一都”的美誉,这里是尧帝的家乡,这里还有着:“天下第一门”的华门,这是一座“华夏文明纪念碑”,这里有数不胜数的小吃美食让你流连忘返。今天小编就来分享山西临汾最出名的6大特色美食,都是临
2月23日,临汾市五届人大一次会议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会议应出席代表394人,出席384人,符合法定人数。本次会议执行主席冯建宁主持会议。本次会议执行主席吴勇、李强、吴滨、黄晓君、杨建军、王晓斌、李亚丽、高永贤在主席台前排就座。闫晨曦、李云
早春时节,伴着暖阳漫步在市汾河文化生态景区,蓝天白云悠然飘过;河道中,水流清澈、水鸟起舞;堤岸上,草木吐绿、生机盎然……近年来,临汾市全市上下同心同向、勠力奋进,按照“治山、治水、治气、治城”一体化推进思路,扎实推动环保各项举措落实落地,向
临汾新建了一个水塔游园,在解放西路,面积挺大,绿化很好,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地方,笔者今天专程去这个游园看看,感受新园新景象。在游园的南口,有两块古石碑吸引了我,走上前仔细看,一块高1.9米,是康熙四十八年立,笔者查询了一下是1709年,距今
20211008临汾新闻早知道.mp39:21来自临汾日报要闻6日晚,市政府召开防汛工作视频调度会,会商研判当前全市雨情水情汛情发展趋势,进一步部署防汛救灾各项工作。市委副书记、市长李云峰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
来源:人民网【编者按】近日,临汾市委书记闫晨曦就“结合党史学习教育,临汾市如何运用当地红色文化资源,引导全市党员干部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如何深入了解群众‘急难愁盼’,确保好事办好、实事办实”“如何
临汾,是山西省下辖地级市,省域副中心城市,位于山西省西南部,拥有常住人口规模约450万人。临汾市历史悠久,是华夏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和黄河文明的摇篮,有“华夏第一都”之称是中国三大优质焦煤基地之一。山西省是我国最重要的能源和资源基地,来自山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数字看临汾变化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临汾市区框架不断拉大。桥,是一座城市发展的见证和标志。横跨在汾河之上的四座平交大桥,下穿南同蒲铁路的四座公铁立交桥,及建设中的直连空港区的涝洰河大桥,相连互通自然区划,将临汾中心
区位及范围规划所涉及的临汾市中心城区位于临汾市总体规划(2009-2020)中所规定的中心城区的核心地带,也是临汾市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核心区域。临汾中心城区地处汾河东部,所含面积约为14.17平方公里,其东部以横贯临汾南北的铁路为界,南侧边
重要提醒今天,市中心区域机动车单号限行,公交全部线路免费乘坐。要闻21日,市委书记闫晨曦深入市区部分液化气公司、燃气公司、油库及村庄、社区等地督导检查安全生产工作。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认真
2020年1月5日,由峨眉传奇与功夫决联合举办的五粮醇·峨眉传奇42·功夫决山西临汾站将在山西临汾拉开战幕。铁血少侠蒲东东、碎魂者柳雷、彝海飞鹰吉夺依布、泰拳王隆拉威、狂蟒薄福凡等众多国内外搏击高手都将参加本次的比赛,搏击饕餮盛宴,一触即发
东经111°,北纬36°。这里是临汾,古称平阳,因地处汾水之滨而得名,“东临雷霍,西控河汾,南通秦蜀,北达幽并”,扼守地理之要冲,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5000年前的帝尧文明肇始于此,它是华夏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和黄河文明的摇篮,素有“华夏第